消費提示:分辨公司資質 提防裝修公司跑路
消費提示:分辨公司資質 提防裝修公司跑路
點評
先交錢、后裝修一直是裝修行業的付款方式,但是付款的比例、節點由業主和公司商議決定。隨著互聯網裝修平臺的興起,這種預付式消費加入了第三方,看似給業主和裝修公司都提供了資金安全,但如果平臺一旦倒閉,則讓雙方都陷入被動境地。
預付式消費群體糾紛頻發已經成為當前消費者投訴與權益保護的重點。針對裝修行業,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市場監管,控制裝修行業與金融鏈直接對接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消費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在具體消費場景中保持清醒頭腦,不要被裝修公司或平臺的“返點”、免裝修款等“套路”欺騙。
事件回顧
家裝公司“跑路”,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
家裝行業出現“跑路”潮
2018年3月,蘋果裝飾集團旗下的多個公司的各地店面,陸續出現“跑路”事件,業主開始集體維權。這些業主大多和裝飾公司簽訂了裝修合同并預付部分甚至全部裝修款,卻遭遇停工甚至未開工店面閉店。此次“風暴”波及全國各地,蘋果裝飾旗下多個分公司卷入其中,包括“米蘭大宅”、“置青春”、“覓糖裝飾”、“泥巴公社”、“檸檬樹裝飾”等品牌。
來自成都市消協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5月,僅通過消費維權新媒體平臺,就接到裝修咨詢200多人次,其中投訴26件,涉及17家裝修公司,其中“跑路”的蘋果裝飾、覓糖裝飾和泥巴公社三家公司均為互聯網裝修公司。記者了解到,成都地區至少有300多人被騙走大量裝修款。
蘋果裝飾集團的“跑路”事件似乎是導火索,2018年,多家家裝公司、互聯網家裝平臺宣布歇業、破產、閉店。2018年4月,互聯網家裝平臺“一號家居網”在江蘇、安徽的多個店面突然關閉,負責人失聯,多個正在施工的工地停工;2018年11月末,裝修服務平臺優居客宣布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讓入駐平臺的裝修公司和消費者措手不及,讓上海4000多個裝修項目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根據上海消保委公布的數據,2018年7月起,上海消保委共計接到600余件關于上海歡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居客”)的投訴,涉及金額近4000萬元。優居客以保障施工的名義、資金托管的形式,預先收取消費者全額裝修款,由其合作的第三方裝潢公司負責施工。待工程階段性驗收后,優居客再分期向裝潢公司撥付工程款項,甚至還承諾后期向消費者提供相關返利或利息。現優居客經營不善,致使800余家裝潢公司未按期收到工程款項,繼而引發大面積停工。
仍有消費者損失未賠付
因為店面突然“跑路”、負責人失聯,消費者遇到的問題不僅是裝修預付款無法追回,還要面臨施工工地不能按時施工的麻煩,部分消費者甚至遭到施工方的人身威脅。除了消費者,與其相關的材料供應商、施工人員、員工等相關人員的權益也遭受損失。
3月12日,新京報記者聯系到一位曾經在優居客裝修的消費者。他表示,被拖欠1750元。目前他在一個有1675人的優居客維權總群里,此群為受害業主自發組織。據他了解,有的欠款多達25萬,目前沒有任何賠償方案。
記者還聯系到曾供職于蘋果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的業務員張先生。他表示,2018年四五月份離職后,公司欠他幾萬元的工資一直沒有支付。他說:“據我了解,消費者也沒有拿到欠款。公司曾在微信公眾號中發推文承諾會賠償欠款,但之后再無下文。”
本文地址:http://www.xuzhoulanyin.cn/index-articleshow-id-2634-catid-13.html











